close

(11月28日)
澳洲的老闆,通常會在聖誕節前辦個Party或聚參慰勞員工,就像台灣的尾牙吧!
我Uncle的老闆也不例外,每年都會有個小聚餐。
人數不多,老闆兩個(兄妹)跟其伴侶、老闆一個朋友、我uncle和乾媽(沒錯!店員就只有我uncle一人而已),
而今年,多了我一個!

其實參加前我心裡有些緊張,拜託,第一次跟這麼多外國人吃飯,又都不認識,
但不知道是年紀大,還是在大傳被訓練的關係,一且都任其自然發生。
(或許只是我自己的個性,硬著頭皮面對,就過去了!哈哈)


先到Uncle上班的地方(賣酒的店),離住處半小時車程(時速七八十)。
這是我第一次到他上班的地方(也很難有第二次吧!我想),
看起來不大間,但裡頭賣的酒可多的咧!我全都沒看過,除了海尼根外!哈哈(但我本來就不識酒)
店中間有兩排木製酒架,放著一瓶瓶像葡萄酒外型的酒,
兩面牆有冰箱,冰著我一點概念也沒有的酒,調酒當然也在這裡面囉!
後面有個門,通往後方的倉庫,倉庫地上堆疊一箱箱的啤酒,
左方有個大冰箱,主要冰箱裝的啤酒,因為很多人會直接買冰的啤酒嘛!
像聖誕節的話,那個禮拜,倉庫會堆滿啤酒,根本很難走路呢!
倉庫後方有洗手台和一些餐具,大致上就是這樣了!

我們先在倉庫等店關門。
有個小矮桌,女老闆(妹妹)端一盤食物出來,我稱它為開胃菜好了!

這是我在台灣沒見過的"配菜"方式,
硬餅乾、四種起司、醃番茄、橄欖、醃蘑菇、草莓、櫻桃及胡桃。
吃法是,用餅乾配其他料,隨便你配,要直接吃其他料,例如拿一塊起司直接吃也可以!
四種起司中,我最喜歡被草莓包圍的那種(盤子最左邊),它甜甜的,有酒香味,很像蘭姆葡萄冰淇淋的味道,哈哈!
被切成一塊塊(大丁塊)的起司,則是培跟口味,所以就有鹹味,還不錯啦!只是我不習慣直接吃它。
用塑膠盒裝的也是種起司,也是鹹味的,印象中也還不錯吃!
我個人覺得沒味道的是橢圓形有白粉的那塊,但我乾媽說那味道比較重,她不喜歡,我是覺得沒味道才不喜歡,哈!

餅乾是沒什麼調味的餅乾,所以適合搭配其他料來吃吧!
醃製的東西,就蘑菇比較鹹、有味道,番茄就沒什麼了(醃過,外觀像紅的乾辣椒),連番茄味也沒有,感覺就是油油的。

對台灣人來說,這盤開味菜很特別吧!但好像開不了胃就是了,哈哈!
(那是我取錯名字了,那稱"前菜"還是"飯前小點心"如何?)

約半小時或一小時後,店打烊了,我們終於要去餐廳了!
聽說是吃中國菜,我還滿期待的,因為在澳洲吃的東西...不合我的胃啊!

餐廳,就在店的隔壁再隔壁而已(哈!好簡單的感覺)。
餐廳裝潢很簡單但有高雅的感覺,服務生穿西餐廳服務生的服裝(黑色背心、白襯衫和黑色西裝褲)
大圓桌有轉盤,菜單都是英文(為何不來點中文哩?),男老闆做決定,點了合菜。
嗯...做法是中式的,但食材滿西式的。
男老闆問我,我吃的中國菜都是怎樣的?
這問題真是考倒我了,我乾媽和Uncle幫我回答了,雖然不是我的答案,但我也難用英文回答。
害我陷入一陣思考,要怎麼跟外國人介紹中國菜呢?

我想,一般合菜,炒盤一定見得到蔥、辣椒、香菜之類的,
開胃菜會來點冷盤,有魚、佛跳牆之類的湯料理,或有滷的肉,炒青菜也一定有!
(我沒把其他海鮮料理算進去)
而這家餐廳,先是送上一人一碗玉米濃湯(但我覺得不夠濃);
前菜則是炸料,這在台灣可能會被罵吧!感覺很廉價;
其他菜大部份是炒肉(有一盤炒海鮮),沒有蔥或辣椒,看得到洋蔥,
雖說炒,卻有勾欠(每道都是,肉也有用嫩精的感覺),所以偏甜;
沒了!雖然有十道菜還是七道,但作法大同小異,所以我覺得吃起來都差不多,
當中有盤炒飯,有放蔥ㄟ!(在澳洲好久沒看到蔥了)但滿乾的!失敗!
飯後沒附水果,甜點要另外點。

結語是...美食街或越南城等的亞洲食物都比這家餐廳有味道多了!

評論菜是一回事,同桌的澳洲人對我都很和善,在倉庫時就開始不時問我問題,
但我一時間都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才好,呵呵(苦笑)。


飯局結束,老闆的朋友還跟我說(照片中站著的藍衣人),我要回台灣前要再來店裡之類的。
吃飯時他不停跟大家說話,感覺他是個懂很多的人,
聽我乾媽說,他以前是開大卡車的,也很會園藝,退休後常會當義工幫忙,在老年人聚會裡自願當司機,
總之,是個滿會過生活的人,你看得出他七十五歲嗎?

走出餐廳,我對男老闆(照片最左邊那位,隔壁是他太太)道謝,並說他是很好的人,
就這麼簡單幾句話,我卻很想哭,是我太緊張還是太感動啦?

這個晚上就這樣過去了,
回家時已九點多了,但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夜晚的街道,都沒路燈!

很難忘的一次經驗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iamprincess 的頭像
    iamprincess

    i‧講話

    iamprinc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